广东医科大学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学校“十三五”全面发力之年,是加快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的重要之年,是“人才队伍深化建设提质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紧扣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以省市共建为契机,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中心任务,以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做强做优做特”,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学校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扎实抓好重点专项,提升学校发展能力
1.深入推进省市共建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实施方案》,统筹资源,明确方向,科学编制省市共建规划和改革方案,抓好省市共建协议落实。完善省市共建项目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绩效评价机制,努力将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提升到更高水平。(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部门:发展规划处)
2.全力做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认真对照审核评估要求,完成自评报告上报、支撑材料整理、教学状态数据提交等相关工作,并组织校外专家开展预评估;做好“迎评”准备工作及审核评估后相关整改工作。(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部门:教务处)
3.扎实做好新增硕博点申报工作。研究制定新增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方案,整合资源,凝炼方向,认真论证,加强建设,力争新增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部门:研究生学院)
4.全面实施人才队伍提质升级计划。制定并实施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创新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从经费投入、事业平台、用人政策、激励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统筹,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评价机制,力争在高层次人才项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部门:人事处)
5.积极推进临床医学等五个专业认证工作。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启动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等五专业认证工作。对照认证标准要求,制定认证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摸底自评,总结优势,查找不足,明确持续改进的方向,力争在今明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部门:教务处)
6.筹备召开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加强党代会筹备工作,做好党委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的起草、新一届党代会代表和党委班子的选举等各项工作,明确学校今后五年及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责任领导:卢景辉;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
二、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拓展事业发展深度
7.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评审与申报工作,认真建设已有项目。加大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和招生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本科生生源质量,力争学校整体进入广东省内一本招生。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学校创新创业园建设力度,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申报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高校”。通过开设名师教学工作坊、教学沙龙、教学咨询室、教师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教学咨询服务。探索实施课程负责人制。(责任领导:丁元林、刘新光;责任部门: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8.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修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研究生培养等管理文件。加强研究生学术研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院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好新一轮硕士生导师遴选工作与新导师培训工作。(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单位:研究生学院)
9.努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全面落实一级学科建设规划,凝练特色优势方向,整合资源,汇聚高水平学科队伍,做好临床医学申报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项目准备工作和新增省级攀峰重点学科和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培育工作。加强省级各类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取新增珠江学者岗位和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与青年珠江学者。制定并实施“药理学与毒理学”ESI排名提升计划,冲击ESI排名前1%。(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部门:学科建设办公室、科技处、人事处)
10.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召开全校科技工作大会,总结经验,创新思路,提升科研水平。围绕国家和广东战略需求,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国家级重点与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的组织策划。加大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力度。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机制,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专利应用。加大与湛江市共建海洋医药研究院力度,申报省级新型研究机构,建设好海洋生物医药公共研发平台,争取申请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流动工作站。筹建东莞研究院,进一步扩大校地合作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增强服务能力。加强东莞校区生物医药创新平台建设,争取纳入松山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研究平台。(责任领导:刘新光、罗辉;责任部门:科技处、海洋医药研究院、社会合作与产业开发处)
11.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加强第一附属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推进精准医疗中心建设,加强医学领军人才及团队建设,加强医学科研能力建设和成果培育,启动海东院区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谋划好第二附属医院转制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办院水平。全面落实共建协议,提高东莞市茶山医院、大岭山医院、寮步医院的医疗水平。创新思路,争取支持,争取以托管等方式新增直属附属医院。(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部门:医院管理处、附属医院)
12.加快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启动外国留学生招生工作。巩固已建立良好基础的本科派出交换生学生项目,积极落实已签协议项目的实施。探索与国(境)外高校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逐步开展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交流生项目。建立和完善交流学生的遴选、学籍管理和学分互换机制。(责任领导:丁元林、刘新光;责任部门: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学院)
13.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推进易班建设,建设思政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互联网平台,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完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开展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组织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广东省第十二届大中专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做好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申报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抓好学生田径队、网球队、足球队等项目的训练,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参加广东省和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搭建理论研究平台、技能展示平台和工作交流平台,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体育教学部)
三、加强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1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按照《广东医科大学章程》依法办学的有效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章程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推进“院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机构设置,进一步明确机关职能部门责任划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成第二轮全员岗位聘任工作,做好新一轮教研室、实验室、研究所负责人聘任工作,完善绩效分配方法,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协议工资或年薪制年薪制度。(责任领导:符学三、丁元林、刘新光;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人事处)
15.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更大支持力度,筹建新校区,拓展湛江校区办学空间。争取松山湖管委会支持,共建东莞校区实验动物中心和室内体育馆。全力推进东莞校区科技与研究生学院大楼和湛江校区学生公寓楼项目的立项建设以及东莞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装修工作。(责任领导:罗辉;责任部门:后勤基建管理处)
16.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广东医科大学数据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数据管理。完成两校区校园网出口带宽扩容提速工程。启动广东医科大学“教育云”平台建设。(责任领导:罗辉;责任部门: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深化财务预算编制改革,转变预算编制方式,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建立项目库储备制度。(责任领导:罗辉;责任部门:财务与资产管理处)修订和完善招标采购的具体流程,筹建广东医科大学信息化采购平台。(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部门:招投标中心)做好学报编委换届工作,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单位:学报编辑部)加强图书、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资源公共服务水平。(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单位:图书馆)加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责任领导:丁元林;责任单位:教务处)
17.积极拓展各类办学资源。积极适应资金核拨政策的变化,努力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启动6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加强与校友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拓展继续教育办学机构,在保持招生持续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创新做好校友和教育基金会工作,拓展筹资平台,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养老产业研究院基地建设,争取合作建设老年医院或养老机构。(责任领导:罗辉;责任部门:社会合作与产业开发处、继续教育学院、养老产业研究院)
18. 做好民生和安全稳定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定岗东莞校区人员的医保等社保险种关系转移工作,方便东莞校区教职员工就医。逐步提高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待遇。(责任领导:刘新光;责任部门:人事处)改建东莞校区门诊部,力争纳入松山湖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条件,重视疾病预防,提高师生健康水平。(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单位:第二临床医学院)关爱和帮助特殊困难师生,丰富群众性体育活动和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指数。(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工会、学工部、团委)完善学校综合治理和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体系、防控体系、教育体系,着力构建平安校园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校园消防、交通、食品和实验室等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部门:保卫处)
四、加强党建思政工作,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19.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提高党委中心组学习质量和水平。(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贯彻落实《广东省普通高校学校党委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规定》,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研究出台党委常委联系基层党委(党总支部)的意见,抓好党建主体责任落实。(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培训。(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举办中层干部学习培训班。在继续开展“四问四做起”的同时,深入开展“四比四提升”(比学习,提升履职能力;比干劲,提升执行能力;比担当,提升攻坚能力;比效率,提升服务能力)活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党委办公室)
20.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亚洲通”学习教育,研究制定推进“亚洲通”常态化制度化措施,推动“亚洲通”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形成常态。贯彻《亚洲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等制度,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设立党建专项经费,开展最佳党日活动评选、微党课比赛、基层组织生活创新案例评选等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严格规范教职工党员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组织参加全省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创建评选活动。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部门:党委组织部)
21.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学习领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按照“唱响主旋律、守住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建设主力军”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意识形态、舆论引导、价值观教育、网络思想政治等工作。以凝聚全校共识和力量、提升学校社会形象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22.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严格落实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规定,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坚持阳光治校,推进信息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锲而不舍正风肃纪,建立健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回头看工作。(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纪委办公室)
23.统筹做好统战、群团、离退休工作。加强统战工作,广泛调动党外人士参与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责任领导:杨云滨;责任部门:党委统战部)坚持青年导向、问题导向和改革导向,积极稳妥有序地推动学校共青团改革创新,切实提升共青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团委)推进学校教代会提案制度建设,探索建设教代会代表工作室。(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工会)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同志,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责任领导:符学三;责任部门:离退休干部工作处)